面对电动车易燃、冬季续航大幅下降、充电时间过长等问题,
6月底,北京亦庄启动了全球首个全固态电池换电试点项目,专注于解决外卖配送车辆的关键痛点。
这项技术经过十年的炒作,终于实现了其向实用化的关键步伐。
在北京亦庄的试点中,选择了龙湖天街和大族广场的商超配送区域,通过设置封闭路线和统一监控,成功地将安全风险限制在可控之内。
其技术参数十分吸引人:在零下30℃的环境下仍能保持续航力,充电速度翻倍,能量密度更是比锂电池高出30%以上。
外卖骑手不再需要携带充电宝送餐,每日一充即可完成80公里的行程。
高盛的战略布局引人深思。
其投资的对象赛伍技术专注于耐高温的PI硅胶膜,福能东方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智能设备,联泓新科则共同研发关键材料。
然而,这三家公司所持股份均不超过0.4%,显然是试探性的投资态度。
业内普遍认识到,固态电解质的成本是液态电池的五倍,而界面稳定性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彻底解决。
近期,美国Ion公司刚接到国防部的测试订单,而国轩高科宣布即将开始量产,但面临的生产线良率却停留在20%这一关键的门槛。
北京采取的策略是先在两轮车市场进行试点,预计到2027年成本降低后再进军四轮车市场,这被视为一种审慎而聪明的策略,即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
近期,关于概念股的炒作再度兴起。
金龙羽等股票价格不断攀升,然而,观察纯锂新能源的表现:其30Ah容量电池的实际循环寿命可达2000次,且通过了针刺和剪切测试。
在试点铺设了1500块电池和100个换电柜后,经过三个月的运行,评估报告终于出炉。
技术突破从实验室走向街头小店,中间却隔着整个量产的艰难过程。
电动车的兴起颠覆了燃油车市场,而固态电池似乎正试图对锂电池行业造成冲击。亦庄的换电柜先要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季。
记得当年氢能源的热潮,最后却只见一群人在山顶观望。
现在散户若是盲目进入,恐怕连成本构成都不甚了解。
技术革命是一场漫长的战斗,不妨等到换电站遍布你家小区门口时再参与也不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