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正值小暑,即便事务繁忙,也请遵循“食三宝,行三事,避三忌”的建议,以确保平安度伏!

 

今日为公历7月7日,农历六月十三,即使疲倦不堪,也务必早起。因为,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关键一节——“小暑”。

尽管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,“小暑”位列第十一,但它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,标志着梅雨季的结束和三伏天的开始,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极为重要!

小暑是我们夏季调养身体的最佳时机,必须学会从自然界中汲取能量,采取相应措施,顺应节气的变化。比如,我们要早起养护阳气,避免沉迷于手机、赤脚行走,感受大地的温暖,使用艾草进行三伏贴等。适应季节和内心的变化,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今日小暑,长辈们提醒,即便忙碌,也应“食三样,行三事,避三忌”,以确保平安度过伏天!

一、小暑“食三样”

1. 食黄鳝

小暑时节食用黄鳝的习俗历史悠久,民间有“小暑黄鳝赛人参”的说法。此时黄鳝肥美,肉质细嫩,营养价值丰富。因此,今天的小暑,别忘了品尝黄鳝。

2. 食莲藕

莲藕也是小暑的传统食品,具有清热养血、除烦的功效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六、七月采嫩者,生食脆美。”所以,小暑时节也不要忘了食用莲藕。

3. 食绿豆芽

在北方一些地区,小暑当天有食用绿豆芽的习俗,有助于清理肠胃、解除热毒。

此外,南方有“食新”的习俗,北方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,鲁南和苏北地区则在这一天食用暑羊。

二、小暑“行三事”

1. 晚睡早起

每个清晨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礼物,小暑这天不应赖床,要尽早起床。勤奋、诚实、谨慎的人都知道早起的益处,而那些抱怨命运不公的人往往沉溺于床上刷手机。

在一年四季中,春夏应晚睡早起,秋冬则早睡晚起,这是古人留下的智慧。当然,晚睡并不意味着熬夜,民间有“2点睡,阎王找;1点睡,命难保;12点睡,智商少;11点睡,头发少;10点睡,心脏好;9点睡,不易老;8点睡,精神好;7点睡,活到老”的谚语,切勿熬夜!

2. 早晚锻炼

早晚进行简单的运动,微微出汗,有助于排湿。同时,也能缓解情绪,预防“情绪中暑”。但需注意,不要在中午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,以防中暑。特别是热射病,其死亡率极高,务必小心。

3. 晒伏姜、晒衣物

这一习俗自古有之,古人会在小暑这天晒姜防潮,同时晾晒衣物、书籍,利用烈日驱散湿气。三、小暑期间的“三不宜”

1、不宜贪凉

随着小暑的到来,气温攀升,降水量增加,空气湿度也随之上升。在此期间,我们应避免过度贪凉,应减少对冰棍、雪糕、冷饮、冰啤酒、冰水果和西瓜等冷食的摄入。

此外,由于天气炎热,外出后一身汗,不应立即冲冷水澡,也不宜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,以防湿气和寒气侵入体内。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感到舒适,但到了秋冬季节,这些问题可能会找上门来。那时,若想通过温补来恢复,将会非常困难!

2、不宜食用辛辣、油腻和甜腻食物

夏天过多食用辛辣食物容易刺激肠胃,引发上火;油腻食物会加重消化负担,导致肥胖;甜腻食物则可能升高血糖,助长湿热,并增加龋齿的风险。因此,这些食物也应适量减少。

此外,小暑后,隔夜剩菜剩饭最好不要食用。因为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和病毒的繁殖,尤其是在小暑这样的季节。

3、不宜野浴

小暑过后,北方进入主汛期,雷雨天气增多,河水水位上涨,水流湍急,野浴存在较大风险。因此,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应特别注意,避免意外发生。

今日正值小暑,您还有哪些养生建议呢?欢迎分享您的经验,让我们共同追求更美好的生活,保持健康,安全度过伏天!

图片[1]-今日正值小暑,即便事务繁忙,也请遵循“食三宝,行三事,避三忌”的建议,以确保平安度伏!-福娃资源分享网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