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探讨外卖领域的“0元购”活动:免费背后的真正代价

 

近日,一则关于北京奶茶店爆单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。视频中,取餐台上堆成小山似的小票让人目瞪口呆。

就在2025年7月的第二个周末,美团和淘宝再次发起了0元购补贴大战。这场活动使得瑞幸、沪上阿姨等品牌店铺人满为患,店员们不得不连续工作14小时,而骑手们为了赶时间送单甚至不惜闯红灯。

 

这并非真正的福利,实际上是以基层劳动者的生命为代价换取关注。

浏览热搜,满眼都是如何割羊毛的技巧,年轻人们抢购到免费券后纷纷大肆购物。

 

在北京,一家奶茶店在上午十点半就已经接到了超过四百份的订单,以至于在中午之前不得不暂停营业。

对于消费者来说,能抢到订单就感觉赚到了,即便他们最终没有取货,也能感到满足。

然而,对商家来说却是另一番景象,他们面临着成本翻倍的备料压力,而那些未取的订单则意味着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。

图片[1]-深入探讨外卖领域的“0元购”活动:免费背后的真正代价-福娃资源分享网

瑞幸咖啡的员工表示,虽然提前准备食材的情况尚可,但上一次因错误下单而做错了饮品,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。

深入思考后,情况显得更为令人担忧。

 

连续工作时长超过14小时,这一数字已经将劳动法规定的每周工作时长上限44小时翻了一番。系统故障虽可修复,但人体疲劳却难以恢复。在西安,美团骑手遭遇订单系统卡死,取消订单成为难题;而在成都,饿了么骑手则被奶茶店前的人潮所淹没。

 

去年,补贴竞争引发的交通事故率上升了三成,这血淋淋的教训似乎还历历在目。资本家通过撒钱争夺流量,消费者沉浸于抢购优惠的狂欢中,最终这些成本却都转嫁到了基层劳动者身上。

 

奶茶店女员工颤抖的手拿着小票,外卖骑手闯红灯时车轮似乎在空中飘浮。

免费喝下的奶茶,滋味中却掺杂着他人的辛勤汗水。

监管机构处以200万罚款显得微不足道,为何不按每人实际加班时间来计算加班费呢?

 

滴滴的补贴战引发了疲劳驾驶的严重后果,这难道还不够成为前车之鉴吗?

如今这场零成本购物的热潮,是时候冷却下来了。

将五百亿当作手续费烧掉,实际上是在牺牲鲜活的生命。

系统崩溃可以重新启动,但人命一旦丧失,我们又能拿什么来重新开始呢?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 分享